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

2016-10-30   全海小学

  

全海小学  刘卫林

一提起“数学”大家首先反应到的是什么呢?“计算、公式、应用题,或者反应:数学课就是数学;数学教材就是数学”其实一直以来,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被困在书本中,锁在课堂里长大。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如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下面我就数学课程的构建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要想构建课程首先我们应当明确课程的含义: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切学生的活动。有别于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比如: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图书资料、风俗习惯及开学初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所涉及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楼内育人版的内容等,都是课程资源,都作用于课程,而我们的数学教材、语文教材等等也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减的趋势,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的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化的需求。那么,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合理利用教材,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是基础)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这个例子是学生获取数学基础知识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条途径虽然不唯一,但却极有效。我们教师要兖分的走进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又要大胆的走出教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上整个世界都可以做为我们的教材,我们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把每一节课的“小目标”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我们应让每一节课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收获不仅仅包括认知方面的,也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丰富与提升,或者让学生受到内心的震撼,精神的鼓舞和心灵的净化。

1、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举一个例子,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钢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的价值是5美元,但如果把它打造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打磨成钢针,就值3000美元,如果精琢成手表的指针,那么它的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可见,钢板到底值多少钱,就看你把它看做什么?这个道理引伸到教学上呢?一个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潜力,也就看我们老师把它看做什么 ,是末来的伟人,还是平庸之辈,我们多给予学生一些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已的重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创造。

在教授圆锥体积计算时,学生通过自学书本,就了解了圆锥的体积的倍数关系,,但那毕竟是书本的结论,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不唯书本,通过尽可能多的实验来总结出我们自已 的结论,有的孩子想到可以把一段柱形的蜡烛融化后重新铸成三个等底等高的圆锥;有的孩子想到拿一段柱形的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如果削去的部分是留下的锥体的2倍,也可以得出他们的倍数关系。有的学生进行了逆向思维来得出它们的倍数关系。正象一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对于一切事物都是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知道了,而只有做过了才真正理解了。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创造的例子在其它学科中也有:比如刘凤老师的《找春天》一课的仿写练习,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写出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看见春姑娘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大地,大地苏醒了,小草也偷偷地钻出来了,露出好奇的小脑袋……等诗句,这些诗名虽不算太完美但也展现了孩子们勇于创造的精神。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过程的经历,情感的体验及其所蕴含的思想与方法。

2、          挖掘课程资源,让课程丰富多彩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要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转变了教材的地位:是用教材,而不是单一地教教材,是用教材,而不唯教材,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学习数学的空间就有多大,要想让学和天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学习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我们就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获取大量的信息 材料,通过江报交流等手段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过去对一节数学课而言,我们只停留在计算,分析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证明上,可是现在我们要想的是如何把学生这节课学习的东西延伸到课外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创新课的尝试中,有位老师设计了一节《小小采购员》的综合实践课,请同学们帮老师为班级购买奖品,要用有限的资金买回合适的奖品,就需要同学们走出狭隘的数学课堂,融入生活的大课堂,到各商店去比较衡量各物品的价格,样式,数量等,把搜集到的信息再进行汇总讨论,从中选出最优化的购买方案,在这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像这样的综合实践的内容在试卷中也时有出现,比如:上学年的三五年级的数学期末试卷,中的最后一道题目:请同学们根据已知的盒装和单装的几种钢笔的价格,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并比较哪种方法最合理,在计算比较中优化解题的策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大力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使数学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体系。

3、          但导学生自主合作,转变教师角色。

以往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的不是主导作用而是主要作用,学生们总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跟着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习上没有自主权。结果老师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长期以来就导致我们的学生循规蹈矩,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在思维上不能创新,我们所教出的学和生最多只是我们的复制,不能超越我们,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推助着学生前进,让学生走在老师的前头,老师给学生以动力,所有的知识者是学生通过自已主动探究获得的。比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课的初始,这位老师一言不发,只是在黑板的左上角贴一张白纸,用油彩在纸的一半处涂了半个色彩艳丽的蝴碟翅膀,然后把另一半约重叠后再三打开,这时一个非常漂亮的蝴蝶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时教师才发话,说:“这个大蝴蝶是怎么画出来的?”很显然,是沿着中间的线对折,并且所复制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老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后知道这就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是对称轴。接下来老师请小组同学各做一个自已喜欢的图形并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有画的,有剪的,有贴的,只几分钟的工夫黑板就被贴满了五颜六色图它各异的图形。实际上同学们拼、剪、画的过程也就是对概念消化的过程,作品欣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判断这些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怎么找各自的对称轴?在判断比较中强化了新知。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这样一来,在把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作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视野跳出书本,走进生活,使学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把一切说的时间交给学生,做的过程放给学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教师要敢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课标强调我们所教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导统理念对教学的束缚,有了这种新课程意识,我们就可以把教材看做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手段,新的教材开发政策,鼓励我们一线教师要自主的开发适宜的教材,因为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目标上为特定的教师和学和准备的,所以,教材归根到底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拥有的权利。我们应做到科学的补充教材,准确的加工教材,合理的调整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第十册统计知识的第一小节,就是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制成统计图,这里教材假设了学生已具有了做统计表的先前知识,可实际上对于我们上批的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收集数据据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他们处于教材改革的当口,在他们刚刚要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这部分知识已被挪至了四年级的教材。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教师合理的调整教材。

又如在第七册教材《小数乘法》求积的近似值的真对性练习,教材中设计的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的花布的售价,然后请学生求出若干米花布的总价,虽然这现内容是结合生活,但却远离了孩子们的实际,因为我们的孩子根本不去关心买花布的事,所以练习起来就没有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改编教材,让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知活实际,比如:改编成求买若干支铅笔,买若干个本子的总价等。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师要敢于超越自我,改变教育观念

无论做什么,最难的就是超越自已,我们应该走出自已固有的教育模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已的头脑,要培养出创新的孩子,我们自已要有创新的意识,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敏锐的思维,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无非地引导我们开创一个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的平台。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案例: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才开始画苹果,结果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却像个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次画出来才略象苹果,而我们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明画苹果要注意的123条,然后,一笔一画的示范,学生们感觉“真像”然后教师说“画吧”。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一个诱人的大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尽且不像苹果,但画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苹果”,是画“自已的苹果”。而我们的孩子虽然画的轻松且很形象。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是“老师的苹果”。这个例子虽然是一个夸张了的笑话,但反应出的却是我们中外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教育是一门课程,是课程我们就应进行深入的研究;教育是一门艺术,是艺术我们就应让它独具个性。愿我们上的每一节课,都能满足孩子们个体生命的需要,让每一节课都焕发生命的活力。

 

  

返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全海小学